人間通訊社

2025年08月31日 星期日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文化藝術 > 藝文活動> 泥菩薩也是可以過江 把握因緣學習面對挑戰

藝文活動

字級

泥菩薩也是可以過江 把握因緣學習面對挑戰

【人間社 黃惠雯 苗栗報導】 2024-12-01
11月30日晚上宏法社舉辦美化人生幸福講座,睽違一年再次邀請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聯誼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曾廣志,以「泥菩薩也是可以過江」為主題,探討「人間佛教」自利利他的修行模式,鼓勵現場近100位的聽眾,要不斷地去學習、去面對、去挑戰,成就當下的因緣。

曾廣志以11月20日代表國際佛光會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COP29主題發表為例,說到自己不是學氣候變化的,也沒參加過聯合國大會,平常人接到這樣的任務可能會害怕顫抖,那為什麼他要去做?是什麼力量在推動呢?他說當有因緣產生時,一定要去把握,因為佛光山的因緣與世間的因緣不同,裡面含有信仰,信仰使人成長,生起信心,雖然是一個人站在舞台,但一點都不孤單寂寞,背後有300多萬的佛光人當靠山。

講師提到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為大家打下非常厚實的基礎,在「有佛法,就有辦法。」的信念上,泥菩薩就可以過江,信仰人間佛教,要懂得去實踐,行三好,好因好緣就會來。又說能不能過江取決於自己,要培養信心不怕失敗,強調在佛光山、佛光會不需要害怕做錯,有督導、有資深的佛光人做後盾,可以問,可以去學習。

「失敗為成功之母」,要在失敗中學習,思索過程中沒看到、沒做好的原因,要隨緣不變、不變隨緣。曾廣志說,佛光山、佛光會是讓人練膽量的地方,有任務就是承擔、再承擔,如宣講員,要多上台去講,便能精益求精。沒信心,代表信仰不夠,平日的修持要持續,做為提醒自己的定課。他又以星雲大師「信仰的心靈層次:信佛,求佛,拜佛,念佛,學佛,行佛」一文來闡述,佛教徒要了解自己的信仰,與佛接心,從信仰中增加力量,「朝朝共佛起」,學佛有願心,沒有執著,「行佛所行,做佛所做」,去實踐,最後即是「我是佛」的最高層次。

鍾殊停分享,自己因為害怕造成沒信心,聽過演講後更要勇敢不斷地去面對問題,練習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才會有勇氣力量。洪億如說自己很內向不太會講話,但在佛菩薩面前發願成為宣講員,一次次顫抖的上台考試再補考,從失敗中學習修正說不好的地方,增進自己的說話技巧,到現在將取得第三枚徽章,因為佛菩薩加持的力量,和佛光人給予的鼓勵,讓他有勇氣去挑戰並成長,也建議大家發願發心,面對困境時就會不畏艱難。
12345678910第1 / 138頁
追蹤我們